古诗文网
首页 对联 成语 文言文 辞赋

水经注·卷二十六

作者佚名

水经注 卷二十六 沭水、巨洋水、淄水、汶水、潍水、胶水
【原文】
《列女传》①曰:齐人杞梁殖②,袭莒③战死,其妻将赴④之,道逢齐庄公,公将吊之⑤。杞梁妻曰:如殖死有罪,君何辱命⑥焉?如殖无罪,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敢与郊吊。公旋车吊诸室⑦,妻乃哭于城下,七日而城崩。故《琴操》⑧云:殖死,妻援琴作歌曰: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哀感皇天,城为之堕⑨。即是城也。

【注释】
①《列女传》:西汉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后来用“流火”、“火流”代“七月”。
命:召唤,延请。
桂筍(sǔn):竹名,这里指代用这种竹子做的撑船用的竹篙。寻:探寻,追逐。
轻林:嫩绿的树林。委浪:因拂着水面而使波浪弯曲。委:弯曲。

【译文】
巨洋水从朱虚向北流入临朐县,熏冶泉水在此注入。此水源出西溪,飞奔的泉水在深坑下面流泻,在溪岸上,源头的山麓近旁,有一座祠庙,名为冶泉祠。据《广雅》记载,金神名叫清明。此处是古时冶官的驻地,水就因此取名。熏冶泉水色澄清透明,而且特别清凉,深渊底下少有岩石,因为水的折射使得渊深的水底看起来很浅,这浅浅的沙底保留着水流冲荡而像雕镂成的纹路。中间有古台,与祠参差相对,后人稍加修饰,把它作为嬉游的处所。南北两侧高峻的陡岸凌空而起,疏疏落落的枝柯接连交错。太和年间(477—499),先父镇守青州,当时我还年幼,跟着父亲到东方来。每当炎夏七月,困倦无聊时,就携了琴,邀了好友,整天地尽情嬉游。我们撑起竹篙,荡着一叶扁舟,逐浪漂流,在岸边林木的绿荫底下,穿过低垂拂水的柔枝。我们弹琴唱歌,互相应和,彼此都十分愉快。寄身在这清幽可爱的林泉间,向大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怀。稍东有一口湖,湖上出产鲜美的竹笋,不但气味芳香可与芍药相比,而且也像鱼儿一般洁白清净。溪水往东北流入巨洋,称为熏冶泉。

【原文】
阳水①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山顶洞开,望若门焉,俗谓是山为礕头山②。其水北流注井,井际③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④之音,惊川聒⑤谷,漰渀之势⑥,状同洪河⑦,北流入阳水。余生长东齐,极游⑧其下,于中阔绝⑨,乃积绵载⑩,后因王事,复出海岱,郭金、紫惠同石井,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羇心,但恨此水时有通塞耳。

【注释】
①阳水:在今山东省青州市。
②礕(pī)头山:在今山东省青州市。
③际:靠近,接近。
④澎赑(pénɡ bì):瀑布形成的轰鸣声。
⑤聒(ɡuō):惊吵。
⑥漰渀(pēnɡ bèn):水流奔腾激荡的样子。
⑦洪河:大河,古代多指黄河。
⑧极游:形容游玩的次数很多。
⑨阔绝:分别,离别。
⑩绵载:多年。绵:久长。
王事:王命差遣的公事。
郭金、紫惠:人名,不详。
羇心:客游之心。羇:羁旅,旅居。
但:只是。恨:遗憾。通塞:畅通与绝流。

【译文】
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入。这支水发源于南山,山顶敞开,望去像门似的,俗称此山为礕头山。此水北流注入一口大井,紧靠广城东侧,三面石块堆垒,深达四丈有余。水流汹涌,成为瀑布一泻而下,轰隆的声音震撼山谷,惊天动地的水势如同大河一样,北流注入阳水。我生长在东齐,曾多次游玩于瀑布下面,中间阔别多年,后来又因公事重到海岱,与郭金、紫惠一起游石井,赋诗抒怀,终日嬉游,作客他乡,能终日畅游真是莫大的慰藉了,只是此水时通时断,令人遗憾而已。

【原文】
山上有长城①,西接岱山②,东连琅邪③巨海,千有余里,盖田氏之所造也。《竹书纪年》④梁惠成王二十年,齐筑防以为长城。《竹书》又云:晋烈公十二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翟员伐齐⑤,入长城。《史记》所谓齐威王越赵侵我,伐长城者也。

【注释】
①长城:从泰山到琅邪的战国长城。
②岱山:泰山。
③琅邪(lánɡ yá):在今山东省胶南市西南。
④《竹书纪年》:晋武帝时出土的写在竹简上的战国古书,是完成于战国末年的魏国史书。
⑤韩景子、赵烈子、翟员:人名,不详。

【译文】
泰山上有长城,西面连接泰山,东面延伸到琅邪大海,全长一千多里,是田氏所筑。《竹书纪年》载,梁惠成王二十年(前350),齐国修筑防御工事,造了长城。《竹书》又说:晋烈公十二年(前404),派遣韩景子、赵烈子、翟员讨伐齐国,侵入长城。《史记》所说的齐威王经过赵国侵犯我国,攻打长城,就指此事。

【原文】
琅邪,山名也。越王勾践之故国也。勾践并吴,欲霸中国①,徙都琅邪。秦始皇二十六年,灭齐以为郡,城即秦皇之所筑也。遂登琅邪大乐之山,作层台于其上,谓之琅邪台②。台在城东南十里,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里余,傍滨③巨海。秦王乐之,因留三月,乃徙黔首④三万户于琅邪山下,复⑤十二年。所作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广五里。刊石立碑,纪秦功德。台上有神渊,渊至灵焉,人污之则竭,斋洁⑥则通。神庙在齐八祠中,汉武帝亦尝登之。汉高帝吕后⑦七年,以为王国,文帝三年,更名为郡,王莽改曰填夷矣。

【注释】
①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②琅邪台:故址在今山东省胶南市西南琅邪山上。
③傍滨:依傍,滨临。
④黔首:老百姓。
⑤复:免除赋税。
⑥斋洁:洁净地斋戒。
⑦吕后:即吕雉,刘邦的皇后。汉惠帝薨,吕后临朝称制凡八年。

【译文】
琅邪是山名,原属越王勾践的国土。勾践吞并吴国后,妄想称霸中国,就迁都到琅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灭齐国,就把琅邪设立为郡,郡城是秦始皇所筑。秦始皇登上琅邪大乐山,在山上修筑了层台,称为琅邪台。台在城东南十里,孤傲地矗立着,在众山之中显得格外突出。这些山周围二十里有余,位于大海之滨。秦始皇很高兴,因此在这里逗留了三个月,他把三万户平民迁移到琅邪山下,豁免十二年赋税。他修筑的高台,台基有三层,每层高三丈,上层平坦宽敞,二百多步见方,宽广五里。又刻石立碑,记载秦始皇的功德。台上有个神渊,非常灵验,如有人将水弄脏,它就会枯竭;如心怀诚敬,使它保持洁净,水就畅通。这里的神庙是齐地八祠之一,汉武帝也曾登临此台。汉高帝吕后七年(前181),把这里立为王国,文帝三年(前177),改名为郡,王莽时又改称填夷。

【评析】
这一卷列篇的共有六条河流,都是发源于山东半岛的河流,除了沭水流入江苏省以外,其除各水都不出山东半岛,或汇入干流或单独入海。沭水今称沭河,发源于山东省沂蒙山脉,南流入江苏省,与沂河平行。进入江苏省后,水道纷乱,水灾频仍。1949年进行整治改造,用人工开凿新河道,经连云港北的临洪口入海,称为新沭河。巨洋水今称弥河,发源于沂山南麓,在昌乐县附近注入莱州湾,全长近二百公里。淄水今称淄河,是小清河的支流,发源于莱芜市鲁山东南麓,东流经临淄县,经广饶县注入小清河,全长约一百四十公里。汶水今称汶河,是《水经注》立篇的两条汶水之一。此河是潍河的支流,发源于临沂市沂山,东流至寿光、昌邑一带注入潍河,全长一百多公里。潍水今称潍河,发源于山东半岛南部五莲县五莲山,北流注入莱州湾,全长二百四十多公里。胶水今称胶河,发源于山东半岛胶南县铁镢山,北流注入渤海湾,全长约一百七十公里。它的下游河道,在元朝已经过人工开凿,即今胶莱河。当时曾想在此开凿一条运河,称为胶莱运河,使南粮从海道北运途中可以避开半岛东端的成山角之险,但结果没有凿成,所以称为胶莱河。
[下一章>>]   [返回目录▲]


©古诗文网

mip-stats-baidu 古诗文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