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好诗文网
赞美雪的诗词 870篇
南朝宋·范泰《咏雪诗》
白雪覆盖下,大地一片苍茫。白玉似的大山横卧于原野之中,披雪的树林分立在宽阔的大道两边。诗句描绘出一幅异常寥廓的雪天景致。放眼于雪野,竟是这样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遥远处,玉山蜿蜒而卧,曲如白莽,使天空、雪野浑然一体。渐收视线,玉树琼枝如笼着白色的烟雾,一路漫肆着,直与远处的玉山相连接。两句诗近境与远景遥遥相接,自成一体,使人感到清幽淡远而绝不孤凄冷清。
素雪纷纷鹤委,清风飙飙入袖。
南朝宋·谢灵运《上留田行》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到地面,形成银白色的一片光泽,就象一群群白鹤委下身子匍匐在地上。天气清寒,又有一阵阵清风呼呼地吹进人们的袍袖。诗句写冬季白雪纷飘,朔风劲吹的情景。诗人将落雪喻为白鹤委地,形象极为俊美,在喻雪的诗句中极为罕见,这样写,便把静态的雪写活了。而清风入袖的描状,可知冬时寒风无处不往、无隙不钻。这对进一步突出天气酷寒是有益的。诗句比喻精美,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使读者沉浸于高雅的艺术氛围中。
屯云闭星月,飞琼集庭院。
南朝宋·刘义恭《夜雪诗》
屯聚的云块遮住了星月的光辉,庭院中却是一片由白雪组成的洁银世界。诗句写夜间瑞雪满庭的景象。“屯”字写出云之厚重,可以想见到天空晦暗一片,大地幽黑不明的意境。然而,诗人转而将笔锋移向飞雪,它们象飘飞的玉屑在院中飞舞,将庭院装点得格外素洁。“集”字既写出了雪之密,又饱含了诗人对瑞雪的喜悦之情。
江渠合为陆,天野浩无涯。
南朝宋·鲍照《发长松遇雪诗》
冰雪覆盖,江河沟渠都变成陆地了,天空阔野白茫茫地连成无垠一片。诗句写雪后江渠成陆、天野无界的景象。诗句中,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是雪。江渠、陆地、天空、旷野都覆盖和弥漫着瑞雪,所以才“合为陆”、“浩无涯”。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极有气势地画出了雪大而密、浓而厚的情态,把水陆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远景推到读者眼前。两句诗气象开宏,意境壮美,颇富浪漫色彩。
牛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
南朝宋·鲍照《望孤石诗》
美丽的红花上裹着一层白雪,山南树木的枝条在北风中嬉舞。诗句写江南冬末的雪景。江南的冬末春初是美丽的,尤其是在难逢的雪天。山野之中,白雪红花相映,该是多么绮丽的景致。尽管朔风示威似地呼啸,可鲜活的朝阳枝条仍然生机勃勃地将寒风玩弄于枝头,因为这枝条已饱含着欲放的活力了。“抱”、“熙”两字,用得极富情趣,把花、枝拟成人态,更使画面中平添了几分生意。
氛氲发紫汉,杂沓被朱城。倏忽银台搆,俄顷玉树生。
梁·丘迟《望雪诗》
漫天的雪花从空中飘落降下,杂乱地给满是红墙的城镇披上一层银装。高台顿时变作一座银台,树丛立刻挂上了琼条。前句写空中雪花漫天飞舞,次句写雪裹朱城。三、四句写高台大树均为白雪笼罩,成为一片银白世界。诗句准确地描绘出诗人在降雪时所望见的高空与地面的远近景色。视域开阔,状景粗放和精细巧妙结合,尤其后两句的“银台”和“玉树”,更将雪景描绘得既雄浑,又剔透,煞是可爱。“倏忽”和“俄顷”又写出雪降速度之快,不一会便主宰一切了。
皎洁随处满,流乱逐风回。璧台如始构,琼树似新栽。
隋·王衡《玩雪诗》
皎洁的雪花随处飘落洒满大地,皑皑一片银白世界。这雪花漫天飞舞,随风回旋。雪花覆盖在高台上,洁白无瑕,象是刚刚建成的碧玉台。雪花裹缠在树技上,晶莹闪烁,似刚刚栽植的美玉树。这是描写大雪纷飞的景象。前面两句,一写雪落大地后的静景,一写雪舞空中的动态。后两句连用两个比喻描绘银装素裹的大千世界。二句皆含双重喻意,颇为新奇,“如始构”、“似新栽”已是比喻,而“璧台”、“琼树”也是运用比喻辞格而紧缩了的偏正词组,言简意赅。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旌危。
唐·祖咏《望蓟门》
蓟门边关,冬天破晓时分,北风裹着凛凛寒气侵人肌肤。连绵万里的积雪映现的寒光使人不冷自寒。放眼远眺,北疆边土都笼罩在朦胧的曙色中,边镇高悬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飘扬。诗句写远道而来的客子对边塞的地形、气候和氛围的特有感受。两句诗气势宏阔,首句用一“万里”,便见积雪绵延不尽,次句着一“三边”,又写出边地的宽广辽远。诗人保家卫国豪放雄浑之气溢于言表。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唐·祖咏《终南望积雪》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站在长安城中向南眺望,只见终南山的阴面更显秀美挺拔,一座银白色的积雪山峰浮现在云层里。雪后初霁的阳光照在积有白雪的树梢上,反射出凛凛的寒光。日暮之时更觉城中冷气陡增。诗句语言准确、洗炼、典雅。首句用一个“阴”字,限定全篇格调。次句用一个“浮”字,山阴处积雪之高跃然纸上。第三句用一个“明”字,山岭的冷峻苍白自现。末句一个“增”字,又突出阴岭雪带来的逼人寒气。此诗不愧为唐代咏雪名作。
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高高耸立的天山雪峰,云缠雾绕,终年不散,白雪皑皑,巍峨壮丽。诗句写天山阴霾重重、积雪层层的景象。皑皑雪峰,云雾缭绕,遮天蔽日。诗人仅用“常不开”三字,就恰到好处地点出了“雪云”的浓密稠实的程度。雪是白的,山是白的,云也是白的。白云锁雪峰,“雪”、“山”、“云”浑然一体,着笔全在“常不开”上。日照雪山是美景,而白云缭绕终年不散的景致更美,更富诗的意境。两句诗构成了一幅晶莹剔透的雪山白云图,令人再三惊叹诗人的造化神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晶莹的雪花挂满了树枝,就像一夜之间吹来了春风,冰天雪地中千万棵梨树开满了雪白的梨花。这两句诗描写冬树挂雪不着俗笔,将春景比冬景,白雪如同梨花一般为“春风”吹绽,真是奇丽的幻想!又用“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手法状眼前之雪景,可见雪之大,景之美。两句诗虚实并举,是雪还是花,几乎令人分不清楚。诗人在惊讶的语调中饱含着赞叹之情。境界极为开阔,真可谓是“妙手回春”之笔。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
唐·杜甫《前苦寒行二首》其二
白帝城去年的雪尚在山上,今年却已铺了一地。冻得蛟龙缩在南浦不肯出来,锐利的北风残忍地刮在人的肌肤上。前两句写去年和今年的雪,可知连年不断,且一年比一年冷(雪线下降天转寒),天气十分寒冷。后两句更着意在一“寒”字上。“蛟龙南浦缩”是虚写,蛟龙尚怕冷,何况人?“寒刮肌肤”是实写,“利”字写出了人的寒冷难耐之状。诗句虚实结合,反复渲染,似有寒气袭人之感。
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唐·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沙村的白雪依然没开化,江县的红梅却已放出了一片春色。诗句写的是初春景象。“雪仍含冻”指冬天的气氛还很浓。“梅已放春”写梅花开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两句诗一抑一扬,写出了春天的希望。上句制造了一种肃杀的气氛,下句制造了一种艳丽的氛围,整体意念上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冬即去而春欲来的节气变化。
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一径何人到,中林尽日看。
宋·林逋《孤山雪中写望》
一座孤山,被那浩渺的水流环绕着。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晴了又下,下了又停。诗人纵目远望,只见那山间的小径上不知何人正在独自徘徊、留连,他久久地伫立凝望着那密密的林间覆盖着的白色的雪花。诗句状写雪中之景。诗人雪中登山远望,心情是沉郁苍凉的,不禁对景伤情。诗人描绘的是幽远、孤寂的冬日雪景,这与诗人的心境是无法分开的。第三句中的“何人”,实则是诗人的化身,他正企望在观景中排遣忧愁呢。
山鸦瑟缩相依立,邑犬跳梁未肯归。
宋·王安石《和钱学士喜雪》
风雪中,山野里的鸦雀将身子紧缩成一团,相互依偎。城里的狗在雪地里欢腾跳跃,不肯回家。诗句描绘雪中的景象。诗人不是正面描绘雪景,也不是直抒其情,而是通过“山鸦”、“邑犬”在雪中的活动,从侧面来描写雪。特别是后一句,通过狗在雪地里的撒欢腾跃,写雪给人间带来的喜悦,形象而生动。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二
大雪飘落在北台上,北台银装素裹,犹如玉楼一样。雪后寒冷,人站在台上冻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举目田野,白茫茫的大地好象银海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遍地发光,照得人目眩眼花。诗句写雪后天寒雪白之景。“起粟”写天气寒冷,“生花”写白雪皑皑耀人眼目,深契自然之理。“玉楼”、“银海”状摹雪后之景,更见韵味。
雪山万叠看不厌,雪尽山青又一奇。
宋·陆游《春日》其五
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山上白雪皑皑,远远望去,好象变化莫测的白云在浮动,景色十分迷人,令人百看不厌。当温暖的春天到来之时,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群山又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绿装,山峦叠嶂,象绿色海洋中的波涛在汹涌,真乃人间又一奇观。诗句描写群山在不同季节的奇妙景观,语言朴实,色彩鲜明,平中见奇,宛如是一幅优雅淡美的山水画。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宋·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作者站立山头向远处望去,最令他留连忘返的是那座东山,它银装素裹,在浅红的晚霞中闪耀着洁白的光芒,这光芒又似乎在上下翻伏,如同雪白的浪花一般。诗句写雪山在霞光掩映下产生的视觉差错,原先的静景化作动景,色泽又鲜丽明艳,仿佛把人带入仙境之中。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
虽然不是夜晚,可是大江、高山都披着银辉,好象是明亮的月光千里普照,天地没有半点私心,使千家万户都变成了如玉似银的一片白色。这两句诗写雪后的景象。构思得很巧妙,前一句以白昼比喻雪夜,但写得很婉转,展露了人物心理变化的层次:看到白色先疑是月,又想到不是夜晚,然后得知是雪(当然在现实中人们并不会如此)。后一句更奇特,看到白雪无所不至无处不在,于是联想到天地的“无私”来,其实天地并不是人,哪里有“私”与“无私”的道德观念?这是诗人心理活动的显露。这两句写雪立意高,写法也很高明。
南方雪色由来少,江上今看积翠屏。觅路已惊双峡断,插天犹露一峰青。
清·梁佩兰《端州道中望峡口积雪》
在岭南很少看见雪景,如今在江上总算看到大雪覆压着的青山了。令人惊奇的是积雪封锁了峡口,出峡的通路断了,唯有一座孤峰高耸入雪端,还露出青青的颜色。这首诗写羚羊峡上的雪景。诗中把银装素裹的山恋比作翠色的屏风,生动而形象。“插”字写山峰的顶部由于地势过高而无白雪堆积,如此便突出了它的陡峭和高峻。“惊”字传神,极言雪大竟达到令人迷失方向的程度。
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闲。
清·郑板桥《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
如银沙般的大雪漫山遍野,遮住了行人的足迹。偶尔传来一声狗叫,村落显得愈加闲静。诗句写出山村降雪后的情景,描绘了一幅淡雅、幽静的雪景图画。诗句以“银沙”喻雪,描摹了大雪的洁白和松散,为历代诗家所少见。诗句又以动衬静,以有声状无声,相映得趣。
形容雪的诗句 8350篇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唐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靖康耻,犹未雪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近代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近代 · 毛泽东《沁园春·雪》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宋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蛾儿雪柳黄金缕 —— 宋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唐 · 柳宗元《江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唐 · 韩愈《春雪》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一》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清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唐 · 白居易《卖炭翁》
雪拥蓝关马不前 —— 唐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 宋 · 陆游《除夜雪》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宋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 宋 · 文天祥《除夜》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唐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 唐 · 杨炯《从军行》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唐 · 高适《别董大二首》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 汉 · 卓文君《白头吟》
年年雪里 —— 宋 · 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 宋 · 文天祥《正气歌》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元 · 王冕《白梅》
冬雷震震,夏雨雪 —— 汉 · 佚名《上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唐 · 白居易《夜雪》
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 五代 · 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宋 ·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 金 ·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 宋 ·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 宋 ·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 五代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唐 · 王维《观猎》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 唐 · 张谓《早梅》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二》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唐 · 白居易《问刘十九》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 唐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唐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唐 ·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 明 · 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唐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 现代 · 陈毅《青松》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 现代 · 陈毅《青松》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 清 · 黄景仁《别老母》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唐 ·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 唐 · 李白《侠客行》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 唐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 唐 ·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 清 · 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 唐 · 崔道融《梅花》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 唐 · 韩愈《晚春二首·其一》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 宋 · 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 唐 · 白居易《村夜》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唐 · 祖咏《终南望余雪》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唐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 宋 ·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时载酒,调冰雪 —— 宋 · 吴文英《满江红·翠幕深庭》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 唐 · 杜甫《对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 唐 · 李白《北风行》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 唐 · 李白《北风行》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 南北朝 · 何逊《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雪纷飞 —— 宋 · 韩元吉《江神子·建安悬戏赵德庄》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 宋 ·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 唐 · 李颀《古从军行》
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 宋 · 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 明 · 王守仁《元夕二首》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唐 · 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雪飞炎海变清凉 —— 宋 · 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关河三尺雪,何处是天山 —— 唐 · 陈陶《游子吟》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 明 · 唐寅《画鸡》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 唐 · 杜甫《蒹葭》
雪里已知春信至 —— 宋 ·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 宋 · 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 唐 · 杜甫《野望》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 唐 · 罗邺《梅花》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 宋 ·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粉融香雪透轻纱 —— 宋 · 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因作二首,寄袁公济雪颔霜髯不自惊 —— 宋 · 苏轼《浣溪沙·伽花彩甚奇》
雪晓清笳乱起 —— 宋 · 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 宋 · 王十朋《红梅》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 宋 · 陆游《金错刀行》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 清 · 郑板桥《山中雪后》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 清 ·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 宋 ·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唐 ·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查看全部:赞美雪的诗词 870篇 _包含_ 形容雪的诗句 8350篇。
本文图片皆有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章链接:
http://www.haoshiwen.org/view.php?id=76853
mip-stats-baidu 古诗文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