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苏轼
huí shǒu luàn shān héng
回首乱山横,Turning my head, I find rugged mountains bar the sky,
bú jiàn jū rén zhī jiàn chéng
不见居人只见城。I can no longer see you in the town.
shuí sì lín píng shān shàng tǎ
谁似临平山上塔,Who can be like the hilltop tower looking down,
tíng tíng
亭亭,So high?
yíng kè xī lái sòng kè háng
迎客西来送客行。It welcomed you from the west and bids you goodbye.
guī lù wǎn fēng qīng
归路晚风清,I come back at dusk in a gentle breeze.
yī zhěn chū hán mèng bú chéng
一枕初寒梦不成。On chilly pillow how can I dream with ease?
jīn yè cán dēng xié zhào chù
今夜残灯斜照处,Where will the flickering lamp shed its lonely light
yíng yíng
荧荧,Tonight?
qiū yǔ qíng shí lèi bú qíng
秋雨晴时泪不晴。When autumn rain no longer falls drop by drop,
注释
1.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述古:陈襄字,苏轼好友,福建闽侯人。
2.不见居人只见城:取自唐代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中的“驱马觉渐远,回头长路尘。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谓城、人皆不可见。此谓见城不见人(指述古),稍作变化。
3.临平山:在杭州东北。苏轼《次韵杭人裴惟甫诗》“余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
4.亭亭:直立的样子。
5.归路:回家的路上。
6.荧荧:既指“残灯斜照”,又指泪光,比喻贴切新颖。这里指残灯照射泪珠的闪光。
翻译
回头看横亘的远山,已看不见城中的人影,只隐隐看见一座城。谁像那临平山上的高塔,亭亭伫立,迎送往来的客人。
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枕上初寒,难以入眠。今夜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秋雨虽停但泪还未尽。
赏析
此词中,词人将山塔、秋雨拟人化,以此表达其在临别之际的内心感受,虽无缠绵哀怨,却将读者带入离别的伤感情境之中,表现出词人不凡的文字功力。
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头不见城中的人影,而那临平山上亭亭伫立的高塔似乎翘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调离。这种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接下来三句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之情。“谁似”二字,既意喻词人不像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了词人不像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
下片开始描写词人在归途中思念友人的情态。“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词人在归途中,一路都吹着凄凉的晚风,令人感到微微的寒冷。夜晚的枕头也有些冰凉了,词人躺在上面辗转反侧而无法入睡。此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渲染了词人此时悲凉的心境。“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如豆的灯光发出微弱的荧荧光芒,窗外的秋雨已经停了下来,可是词人却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静静地流淌。这里选用了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比喻贴切而新颖,令读者更加直接和真切地感受到词人的思念之苦,令人为他们的分离深感惋惜。
这首词主要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艺术上的特色首先是景物拟人化,赋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绪,将无生命的景物写活。其次是衬托,上片“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送客西来送客行”以塔之无情衬托人之有情,“秋雨晴时泪不晴”用秋雨停衬托泪不停。
南宋文学家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八引《复斋漫录》:鲁直记江亭鬼所题词,有“泪眼不曾晴”之句。余以此鬼剽东坡乐章“秋雨晴时泪不晴”之语。
当代词人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上片,送述古途中之景;下片,述归来怀念之情。文笔飘洒,情意真挚。“回首”两句,记送行之远。“谁似”三句,记山塔也知送行,极有情味。“归路”两句,记归路风清及归来之无寐。“今夜”三句,记人夜之悲哀,雨晴泪不晴,语意甚新。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即苏轼赴杭州通判任的第二年,陈襄接替前任杭州太守沈立之职,熙宁七年(1074)七月,瓜代期满,陈襄移任南都(今河南商丘南),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今余杭),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
《南乡子·送述古》是北宋文学家、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送别之作,清新中有深意,自然中寓浓情。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下片则述归来怀念之情。友人既已远逝,回家的路上晚风凄清,表达了词人情真意切的送别之情。全词写得情真意切,大气磅礴。
mip-stats-baidu 古诗文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