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对联 成语 文言文 辞赋

人物生平

作者:佚名


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黎里镇人(出生吴江汾湖镇北厍大胜村,12岁随家人迁居黎里)。父亲钝斋,学养有素,母亲费漱芳,曾从名士徐山民的女儿徐凡如读书,《诗经》、《唐诗三百首》都能熟练背诵。亚子幼受母教,喜读古诗。17岁至上海,入爱国学社,为蔡元培、章太炎弟子,始谈革命。1906年,由高旭、陈陶遗、马君武、刘师培介绍,入同盟会,复由蔡元培介绍,加入光复会。1909年11月13日,和陈去病、高旭、朱少屏、姚石子等创立革命文学团体南社,主持社务多年。第一次结集在苏州虎丘

张公祠,到会17人。这一文学团体具有浓厚的反满色彩,会员多为同盟会员。第二次结集在杭州西湖,第三次结集在上海张氏味莼园。每次结集出版一部诗文集,共印了22集,汇为《南社丛刻》。会员后来发展到1000多人。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柳亚子以中国同盟会员身份为国民党员,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委。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他遭迫害被搜捕,以匿于复壁得免。抗日战争时期,他流亡重庆、桂林、香港,自比为行吟泽畔的屈原。他潜心南明历史的研究,搜集 了很多有关南明的史籍,并写出了一批研究成果,可惜战乱中,大量文稿失散,编写明史的愿望没有实现。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在香港的柳亚子,亲自撰写电文,和宋庆龄、何香凝联名发电报责问蒋介石,斥责蒋介石倒行逆施,破坏团结,破坏抗战。结果,被开除了国民党党籍。

1945年,毛主席飞抵重庆和国民党谈判,他写诗赠毛主席:“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乱倘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儿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称赞毛主席“弥天大勇”。1945年10月,毛主席致信给他,其中说:“先生诗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令人感发兴起。”对他的诗给予很高的评价。1949年2月,他应毛主席的电邀,由香港启程进入解放区,后来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52年,他与叶恭绰、李济深、章士钊联名上书毛泽东,呼吁保护北京广东新旧两义园的民族英雄袁崇焕遗墓,使袁墓古迹得以保存。他的诗约有5000多首,有《磨剑室诗词集》。

郭沫若评价柳亚子:“是一位典型的诗人,有热烈的感情,豪华的才气,卓越的器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他的诗感慨豪宕、沉郁深婉,热情奔放,独树一帜,开一代革命诗风,写了一部敢哭、敢笑、敢怒、敢骂的革命史诗。

大事年表

柳亚子,原籍北厍大胜村,12岁随家人迁居黎里镇。

柳亚子出身书香门第,少从母亲学唐诗,并受父亲影响,赞成变法维新,醉心于《新民丛报》的宣传。

1903年,他在家乡参加中国教育会,随即赴上海入爱国学社读书。1906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同时还加入光复会,在吴淞口外轮上谒见孙中山。
1909年,与陈去病、高旭组织反清团体文学南社,鼓吹革命。
辛亥革命后,他曾到临时总统府任秘书,因不习惯于军政机关生活,三日即辞职,到上海办报。袁世凯窃取政权,他感觉国事不可为,惘然返黎里,纵情诗酒。写了大量诗歌。

1926年6月,出席国民党二中全会,反对蒋介石提出的“整理党务案”,在会
场痛哭以示抗议,并中途退会,返回黎里。
1945年10月,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柳亚子会晤。手书《沁园春·雪》词相赠。
1948年,柳亚子与宋庆龄在香港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秘书长。
解放后,他历任中国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
柳亚子一生写下了大量声情激越、意气风发的诗篇。计有诗7000余首,词200余首。

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同时感谢原作者为此所作的付出。

烝烝我后,享献惟寅。躬酌郁鬯,跪奠明神。
孝莫孝乎,配上帝亲。敬莫敬乎,教天下臣。
著名诗人

©古诗文网

mip-stats-baidu 古诗文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