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对联 成语 文言文 辞赋

成仙途径

作者:佚名


吴筠指出,人们绝大多数是“中人”。针对“中人”,他阐述了成仙的途径。在他看来,人是依靠自身体内的精气神而生存的,若要长生成仙,就必须注意精气神的修练。他说:“人之气与精、神,易浊而难清,易暗而难明,知之修练,实得长生。”又说:“夫人生成,分一气而为身,禀一国之象,有气存之,有神居之,然后安焉。……奈何人得神而不能守之,人得气而不能采之,人得精而不能反之,己自投逝,何得怨天地而不佑?”那么,人如何才能保养精气神呢?吴筠认为,关键在于保持心的虚静,因为“心动则形神荡”。而要做到心静,首先必须“恬澹无为”。吴筠说:“夫形动而心静,神凝而迹移者,无为也;闲居而神扰,恭默而心驰者,有为也。无为则理,有为则乱。”其次,必须去除情欲。吴筠把心躁动的原因,主要归结为情欲。在他看来,人之所以不能长生久寿,也就在于情欲的侵扰。他说:“万物剖氤氲氯一气而生”,“天得一自然清,地得一自然宁,长而久也;人得一气,何不与天地齐寿而致丧亡,何也?为嗜欲之机所速也。”因此,立志修道者就应该“泰然忘情”,

把一切毁誊得失置之度外。他说:“道之所至忌者,淫杀阴贼,此诚易戒。至于小小喜怒,是非可否,人之常情,甚难慎也,都不欲有纤芥之事关乎方寸之中。虑静神闲,则邪气不能入;我志不扰,则真人为俦。”他甚至认为,哪怕是生活必需的衣食,也应该委心任运,听其自然,随分而安。他说:“夫目以妖艳为华,心以声名为贵,身好轻鲜之饰,口欲珍奇之味,耳欢妙美之声,鼻悦芳馨之气。此六者,皆以败德伤性,纕以伐其灵根者也。故有之即可远,无之不足求。惟衣与食,人之所切,亦务道者之一弊耳。然当委心任运,未有不给其所用,……必在忘其所趣,任之自然耳。”总之,修道者“黜嗜欲,隳聪明,视无色,听无声,恬澹纯粹,体和神清,虚夷忘身”,便能“合至精”,“复与道同”。

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同时感谢原作者为此所作的付出。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
楚都昔全盛,高丘烜望祀。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
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
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著名诗人

©古诗文网

mip-stats-baidu 古诗文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