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昆吾[kūn wú] 山名。美石名。
切玉[qiē yù] 割玉。形容刀剑锋利。
《列子·汤问》:“ 周穆王 大征 西戎 , 西戎 献錕鋙之剑,火浣之布。其剑长尺有咫,练纲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北魏 温子昇 《为安丰王延明让国子祭酒表》:“臣闻宝剑未砥,犹乏切玉之功;美箭闕羽,尚无衝石之势。” 宋 欧阳修 《日本刀歌》:“ 昆夷 道远不復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切开的玉。形容洁白。
唐 杜甫 《峡隘》诗:“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
鍮 tōu 黄铜矿石:“土沃,产~”。姓。
百工[bǎi gōng] [all sorts of workmen]∶西周时指工奴,泛指手工业工人,各种工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唐. 韩愈《师说》
[all officials]∶众官,百官,古代官的总称
允理(治理)百工。--《尚书.尧典》
[all sorts of crafts]∶各种手艺(百,虚指,言其多)
精巧[jīng qiǎo] [quaint] 精致巧妙每个部件都匀称而精巧
辞藻[cí zǎo] [flowery language] 精妙的词汇;辞令故意玩弄辞藻,毫无诚意.
尚存[shàng cún] [remain] 现在还存在办事处的遗迹尚存
古文[gǔ wén] [classical literature]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宣王太史 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或异。-- 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
指秦以前的文献典籍
[prose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
[Chinese script before the Qin Dynasty(221-207B.C.)]∶汉朝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通津[tōng jīn] 四通八达之津渡。
《梁书·武帝纪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灵一上人》诗:“ 西陵 遇风处,自古是通津。” 明 邢昉 《雨后山家始见桃花》诗:“閒宜临浅水,暖欲傍通津。”
喻显要的职位。
晋 陶潜 《咏三良》:“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唐 司空图 《榜下》诗:“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
鏽 xiù 同“锈”。
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同时感谢原作者为此所作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