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对联 成语 文言文 辞赋

注释

作者:佚名

辞锋[cí fēng] 谓文章、议论锐利如有锋芒。
《宋书·袁淑传》:“罄笔端之用,展辞锋之鋭。” 唐 李白 《夏日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熟亭序》:“翰林客卿,挥辞锋以战胜。” 宋 司马光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诗:“学海无涯富,辞锋一战勋。” 明 唐顺之 《与季彭山书》:“剖破传注专门之学,辞锋所向,决古人所未决之疑,而开今人所不敢开之口。”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他咬字道白,先从解放前后国内的形势谈起,慢慢吞吞地,带着不少的术语,把辞锋转到了国际形势。”

声华[shēng huá] [good reputation] 美好的名声;声誉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潦倒翁。-- 唐. 白居易《晏坐闲吟》

终贾[zhōng jiǎ] 汉 终军 和 贾谊 的并称。两人皆早成,后因以指年少有才的人。
《后汉书·胡广传》:“ 终 贾 扬声,亦在弱冠。”《晋书·潘岳传》:“ 岳 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 终 贾 之儔也。” 宋 司马光 《自嘲》诗:“英名愧 终 贾 ,高节谢 巢由 。” 清 钱谦益 《<琅嬛类纂>序》:“少司成 朱沧起 先生,以 终 贾 之年,蜚声史馆。”

赋颂[fù sòng] 赋和颂。两种文体。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且先王之赋颂,钟鼎之铭,皆播吾之迹, 华山 之博也。”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今之赋颂,古诗之流。”
吟赋作颂。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歷世才士并为之赋颂。”

渊云[yuān yún] 汉 王褒 和 扬雄 的并称。
褒 字 子渊 , 雄 字 子云 ,皆以赋著称。 汉 班固 《西都赋》:“ 秦 汉 之所极观, 渊 云 之所颂叹。” 晋 潘岳 《西征赋》:“ 长卿 、 渊 云 之文, 子长 、 政 骏 之史。” 宋 王禹偁 《谢除翰林学士启》:“自非 枚 马 、 渊 云 之述作, 常 杨 、 元 白 之才名,则何以塞清问于论思,润皇猷于典誥。” 清 伤时子 《苍鹰击·好逑》:“ 马 班 良史, 渊 云 赋手, 韩 杜 诗文不朽。”

尺纸[chǐ zhǐ] 信函。
南朝 梁 沉约 《<宋书>自序》:“復裁少字,宣志於 璞 ,聊因尺纸,使卿等具知厥心。” 宋 司马光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诗:“西风时有意,尺纸慰离羣。”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之二:“尺纸不復到门下,非敢慢也,势固如此。”
指篇幅短小的文字。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其亦何惜须臾之听,尺纸之议,博问而极陈之,使其事白,固有补於天下,不独一时为 宗旦 发也。”
小幅纸张。
宋 岳珂 《宝真斋法书赞·唐彦猷谈奉得达二帖赞》:“遒媚之观,在此尺纸。”

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同时感谢原作者为此所作的付出。



学海无涯富,辞锋一战勋。

声华掩终贾,赋颂继渊云。

五斗为边吏,千他饱戍军。

明恩美尤异,优秩赏能勤。

黄祖阴怀怒,张汤巧用文。

折虽因木秀,烧不变兰薰。

迹有穷通异,心无得丧分。

龙蛇宁久蛰,玉石岂俱焚。

蜀国花饶思,临邛酒易醺。

西风时有意,尺纸慰离群。



著名诗人

©古诗文网

mip-stats-baidu 古诗文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