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此篇是诸葛亮对君主对国家兴亡的思虑要涉及到眼前及长远的问题。孔子说,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看不到眼前的忧患。所以,君子在思考问题时不会超出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职权范围。所谓的“思”是指寻求正确的谋略,所谓的“虑”是指反复思考,制定所思事物的计划。不在这个位子上就不考虑这个位子上的事情,不是这个事情就不考虑使用这样的计谋。对重大的事物应首先从难处着手,对相对细小的事情就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因此,在思考某事带来的利益时还要考虑事物本身带来的损害,要想事物成功的同时,还要考虑可能引起事物失败的因素。象天一样高的台子也会容易倒塌,所以向高处仰望时不能忽视下面的根基,向前方瞻望时也不要忽视了后方,战国时秦穆公讨伐郑,百里溪和蹇叔就已经预见了秦军在长途跋涉之后必定失败;吴王接受越国进献的美女西施和许多珍宝时,伍子胥就已经看到了吴王在对待越国问题上失误;虞王接受了晋国的璧玉骏马,宫之奇就知道了这样做的害处;宋襄公以小国之力练兵求霸业,公子目夷就知道这样会引火烧身。上述种种典型事例,可以看到百里溪、蹇叔、伍子胥、宫之奇、目夷他们的思虑是明智的。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仍然重蹈覆辙,效仿已经失败的行为,到底会得到什么呢?所以,秦虽然完成了霸业,但却没有尧、舜的办法好。危险在安逸中产生,死亡在存在中产生,混乱在治理中产生。明智的人看到事物的细微之处就可以了解其中的实质,看到事物的开端就知道了事物的结局,这样灾祸就没有产生的地方和机会,这就是思虑的道理。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同时感谢原作者为此所作的付出。
mip-stats-baidu 古诗文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