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国君治理国家应该做到赏罚得当,奖善惩恶。奖赏的根本目的在于鼓励臣民再建功勋,为国服务,惩罚的根本目的则是要警戒臣民不可以作恶,坚决杜绝各种违法逆上的事件,所以,赏赐的原则是不可以不公平,惩罚的标准是不可以不相同。当臣民清楚地了解了国君赏赐的原因时,也就知道了死的价值,有了行动的准则,当臣民知道了国君惩罚的实施范围,也就会节制自己的行为,禁绝邪恶。所以,在奖赏惩恶的问题上,赏赐的对象不能是没有战绩功勋的人,惩罚的原则不可以冤枉好人,不可滥用,赏赐虚设会使有功绩的臣民心生怨恨,滥用惩罚的手段就会使贤良直士心生不满。因此,《战国策》记载:某国君在赏赐天下名人奇人时,分配不均,因为一杯羊羹却失去了自己的国家,楚王也听信奸人谗言,奖罚不当而导致亡国。在赏罚的问题上,将领对部下有生杀大权,但若乱用,使好人受冤,无辜而死,使坏人受到纵容,免于处罚,喜怒无常,敌发脾气,赏罚不清,没有固定的制度做依据,假公济私,这些便是危及国家的五种祸患。作为统治者,赏罚的区别不明确,臣民就不服从国家的各项法令。杀死可以赦免生存的人,就会使恶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败德乱行的事情就屡禁不止,使犯了死罪的人得到逃脱,士卒就会离散逃亡,众亲就会叛离;喜怒无常,应有的尊严就得不到拥护,也就无人肯服从指挥;赏罚的标准不明确,臣下就不肯勤勉向上;管教不当,国家的法令就无人服从;把自己的私事当做公事去做,臣民就会心生异志,所以,不禁绝各类奸邪行为,国家的江山就不会长久;士卒四散逃亡就会势单力孤;将帅应有的威严树立不起来,士卒就不会冲锋陷阵;部下不能勤勉向上,国君就没有坚强有力的辅佐;国家的法令无人服从,就会出现无法料理的混乱局面,人有二心,国家的危亡之时就到来了。所以,治国首先要禁绝各类奸邪的人和事,教民节俭以净化社会风气,用公平、正直的原则管理各类案件,以清廉、公正的原则进行赏罚,赏罚得当就会使百姓心服口服。道路上有饥饿的人,马厩里却有肥壮的马,这就是统兵将领不顾将士死活,而只管自己生存的结果;克扣士兵而自肥的表现。所以,身为人君应首先广泛地征集各种人才,然后论功而赏,还要首先明确各项法令然后进行处罚,这样会使众心归附,部下因为有所疑惧而不敢妄为,这样治理国家就能不令而行。如果赏罚不正,不公平,那么忠直的大臣就会无罪而死,邪恶的人也就会无功受禄,受到重用。在赏赐的原则问题上应该是不避怨仇,所以有齐桓公受到管仲的辅佐,在诛罚的原则问题上应该是不避亲戚,所以有周公杀死自己的弟弟以匡扶正义。《书》说:“不偏爱不袒护,国君的治国之路就会平坦,社会也就会天下太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同时感谢原作者为此所作的付出。
mip-stats-baidu 古诗文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