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爱情词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唐宋词最主要的题材之一,毛滂自然也不例外。据统计,《东堂词》中涉及情事的词作约40首,占毛滂词作的1/5。
与同时代其他词人多描绘文人与歌妓之间的感情所不同的是,毛滂的这些爱情词多以反映夫妻感情为主。在纵情声色的封建社会,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毛滂的发妻赵英,是北宋名臣赵抃之孙女,自幼失怙,知书达礼,十八岁时由赵抃作主嫁与毛滂。她“薄铅黛,衣简文绣”,然而却盛待宾客,慈惠下人。青年时期的毛滂“性懒慢,不喜为吏,家人辈窃共笑且骂,以为痴拙人”,赵英却劝慰他说:“人生衣食裁足,正可休。君先大家,殆藏万卷,其间圣贤俱在;君虽闭门以老,终不落寞。”⑥可见小两口情投意合,夫妻生活甚为相得。《东堂词》中,有在旅途中眷恋妻子的:“短棹犹停,寸心先往。说归期、唤做的当。夕阳下地,重城无样。风露冷、高楼误伊等望。今夜孤村,月明怎向。依还是、梦回绣幌。远山想象,秋波荡漾。明夜里、与伊画著眉上。”(《殢人娇.约归期偶参差戏作寄内》)有与妻共度七夕佳节的:“短疏萦绿象床低,玉鸭度香迟。微云淡著河汉,凉过碧梧枝。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人间天上,一样风光,我与君知。”(《诉衷情.七夕》)还有众多表达对妻子美好祝愿的题为“家人生日”的祝寿词。
毛滂的爱情词不见卿卿我我,也不见香言艳语,却是一往情深,含而不露,绝无肉麻腻语。如:“寒满一衾谁共。夜沈沈、醉魂蒙松。雨呼烟唤付凄凉,又不成、那些好梦。明日烟江暝曚。扁舟系、一行螮蝀。季鹰生事水弥漫,过鲈船、再三目送。”(《夜行船.雨夜泊吴江,明日过垂虹亭》)毛滂词直接言情之处甚少,即以下面这首《生查子》来看,词人愁苦万状的哀思全凭晚春的暮色、江畔的落日、飘散的风香、凋谢的春花、乱舞的飞絮等凄迷而又具有象征意味的景物烘托出来。
春晚出山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
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在古代诗词中,夫妻之间真挚纯洁的情感往往以悼亡、惜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毛滂却让它在舟旅、节日、寿庆等日常生活中得以展现,感情温馨缠绵,情调轻松欢愉,较为完整地记录下了一位封建士人对妻子执著不渝的情感历程,显然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毛滂的夫妻情词常将其情思溶化在优美而伤感的景致中,语言雅丽清新,词情缠绵哀怨词旨含蓄幽微。在情感净化的基础上,毛滂爱情词又表现出明显的雅化、诗化倾向。这种朴实深挚的夫妻感情在词中的较多表现,有助于洗刷晚唐以来情爱词中浓腻的绮罗香泽之态与宋代俗词轻佻艳冶的作风,这不能不说是毛滂对宋词的独特贡献。
娱乐词
在宋词史上,晏殊、张先已较多地将官场的日常生活引入词中,不过晏殊词主旨在于酒阑歌余的人生感喟,张先词的着力处则在听歌看舞的场面和艺术感受。而在欧阳修、柳永那里,则已将畅怀湖山风月、歌咏都市繁华的作风带入词中,但这类作品还为数尚少,不足以决定其整体词风。就算在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苏轼词里,这种潇洒尘外的风调也只是其多彩魅力的小小一角,明显不如后来毛滂那样表现得广泛而集中。至于晁补之隐逸主题的创作,那是到了徽宗朝他罢官闲居之后,尚在毛滂潇洒词风成熟的哲宗朝之后。可见,正是从毛滂开始,士大夫文人的闲情逸趣才由附庸而蔚为大国,真正成了词体文学表现的重点,成为一种生活理念,并且达到了清超绝俗的境界。如他在《浣溪沙.泛舟》所描述的“银字笙箫小小童,梁洲吹过柳桥风,阿谁劝我玉杯空。小醉径须眠锦瑟,夜归不用照纱笼,画船帘卷月明中”,虽然词的内容涉及声色享乐之事,但词人的生活情趣在于其悠然自得的风神与脱去尘累的欢欣,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其卓尔不凡的清兴雅致,达到了化俗为雅、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效果。
《东堂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描写都市风俗民情的词作,其中一些以节序词、祝寿词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漏尽年新,饮屠苏、进柏椒酒,家人上觞祝寿一巡复一巡……中古元旦人家风情在词人笔下得到生动的再现。三、四句用拟人笔法写时令景色,著词精妙,传递出春色的动人风神和作者的欢愉感受。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元旦》导语中,将它推作“古词”名篇。
毛滂善于发掘休闲生活的丰富情趣和独特风采,善于将世俗生活诗化、雅化。他的众多节序词和祝寿词,在当时即广泛流传,且不断引起后代词人、读者的共鸣和喜爱,至今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酬答词
有人作过统计,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以酬和赠答之类的篇章为数最多。宋人在按谱填词的前提下,探索出了和韵的形式,它与集句、隐括都是在某种限制之下进行创作的方法,因而不易写好,然其中也不乏佳作。且酬答词作为社交活动中的应用文字,和散文创作中的奏启、书简、墓志、寿辞之类有大致相似的交际作用。
毛滂在衢州、武康的时期,虽是他沉沦下僚、仕途失意时期,但却是他在艺术走向成熟的文学创作黄金时期。诸多被历代评论者先后交口称赞的佳制妙章,如词《减字木兰花.留贾耘老》、《更漏子.和孙公素泛舟观竞渡》、《南歌子.席上和李师文》、《烛影摇红.送会宗》等皆写于此时期。此时的词人,以官为隐,超然远离政治中心,公暇则召集友朋游山水咏歌以自适,在衢州、武康两地分别形成了两个以他为中心的地方文化交流圈。他们志同道合,常互相唱和,以一诗一词互相慰藉。如《南歌子?席上和衢守李师文》,便是一首酬和之作:
绿暗藏城市,清香扑酒尊。淡烟疏柳冷黄昏,零落荼蘼花片、损春痕。
润入笙萧腻,春余笑语温。更深不锁醉乡门,先遣歌声留住、欲归云。
暮春花下饮酒,清香扑鼻,雅致风流后抹有一丝淡淡的伤春愁绪。笙箫悦耳,夜深饮怀愈开。“更深”三句,发语幽默、想象奇特、笔韵飘逸不群,“醉话”中闪现出不羁的灵性追求与快活,楼思敬谓之“佳句也”。
毛滂的闲适词,标举其高雅的生活情趣,展示其闲适自得的洒脱情怀和忘怀世事,乐得逍遥自在的闲情逸致,甚或有意无意的张扬一种离经叛道的个性。其潇洒的生活作风,高雅的名士风范,为其赢得了不少后世士人的追慕。
山水词
毛滂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皆因仕途辗转往返于各地,过的是典型的宦游生活。他更多地从寄情山水、游赏宴饮中自得其乐,自我解脱。几乎每到一地,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吟咏佳作。富阳、武康、秀州(今嘉兴)等地的旅游开发区,至今犹留有他的绝妙诗词。试看以下词句:
古寺长廊清夜美,风松烟桧萧然。石栏杆外上疏帘。过云闲窈窕,斜月静婵娟。
——《临江仙.宿僧舍》
手抚归鸿,坐临烟雨帘旌润。气清天近,云日温栏楯。
——《点绛唇.月波楼重九作》
楚山照眼青无数,淮口潮生催晓渡。
——《玉楼春.至盱眙作》
此外,毛滂还留有大量吟咏山水的诗、文。其一些七言绝句,写得颇为清新,具乃词潇洒之风。
隔墙杨柳舞腰斜,傍砌鹅梨玉作花。此地风光谁管领?小诗收入长官家。
——《游翠峰寺》
故遣白云遮谷口,不教幽梦落人间。
——《昼寝石煕寺》
楼台影压浮天浪,钟鼓声随过岸风。
——《桐君山,邑人呼为小金山,桐君所庐也》
咏物词
宋代咏物词是在宋咏物诗赋和唐五代咏物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咏物词可分为承袭期、反正期、高涨期和汇合期四个阶段。承袭期注重描绘物象的外在形态,风格冶艳;反正期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朝着敦煌、盛中唐原创期咏物词的康庄大道反正、回归;高涨期更多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并在时代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家国身世之恨的新主题;汇合期,家国之恨已成为咏物词创作的社会心理基础,且注重谋篇布局、造语运典、依律合韵之法,日益雅化、诗化。毛滂生于北宋末期,《东堂词》中的咏物词应归属于高涨期,大多借物抒怀、托物言志之作。
毛滂的咏物词作颇多,尤喜咏梅、月这类高雅脱俗之物,是年轻词人追求高洁品格的轨迹。
宋人爱梅,并以其“雅”作为生活和审美情趣,进而发展为理想人格的象征,故而多咏梅之词。据统计《全宋词》中题为梅词者达880余首,且多为南宋词人,如赵长卿、姜夔等,而北宋,则以毛滂为最,达11首。如他的《惜分飞.秀亭观梅》:“相见江南情不少,尔许多时,怪得无消耗。淡日暖云色引到,阑干寂寞怜春小。宫面可忺匀画了,粉瘦酥寒,一段天真好。唤起玉儿娇睡觉,半山残月南枝小”,写得颇有情趣;再如“月样婵娟雪样清,索强先占百花春”写出了梅花的冰清玉洁;而“庚岭殷勤通远信,梅家潇洒有仙风,晚香都在玉杯中”,写出了梅花的馨香与潇洒;“映竹幽妍,临池娟靓”、“烟柳暖惺忪,雪尽梅清瘦”则写出了梅花之幽丽、挺拔……这些咏梅词写得形神具现,给人以美感,令人陶醉!
毛滂的月词也别具新意,如“不须直待素团团,恰似那人眉样、秀弯环”(《南歌子.东堂小酌赋秋月》),写得清幽静朗;“碧树阴圆,绿阶露满,金波潋滟堆瑶盏”、“随人全不似婵娟,桂花影里年年见”(《踏莎行.中秋玩月》),“此老南楼,风流可想,殷勤冰彩随人上”(《七娘子.和贺方回登月波楼》)则寂静淡雅。
词人通过对梅、月的描写,不仅表达了词人摆脱世事、俯仰自乐、潇洒大方追求淡泊的情怀,同时也象征了词人超拔绝尘、傲然独立、从容自如的品格。
另外,词人也写了不少歌咏牡丹、雪、樱花、杨花等的词作,同样脍炙人口。如《蓦山溪.杨花》:
雪空毡径,扑扑怜飞絮。柔弱不胜春,任东风、吹来吹去。墙阴苑外,一片落谁家?叶依依、烟郁郁,依旧如张绪。 那人拈得,吹向钗头住。不定却飞扬,满眼前、搅人情愫。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隔斜阳,点芳草,断送青春暮。
从中既可看到柳永层层铺叙的手法,又可见苏轼《水龙吟.次章质夫杨花词》的痕迹,婉丽清隽,情韵特胜。
毛滂喜茶爱茶,且热衷于茶道。后人论及茶诗茶词,几必提毛滂。他的几首茶词,如“谁作素涛翻玉手,小团龙”、“一杯菊叶小云团,满眼萧萧松竹晚”、“小云今夜伴牢愁,好在凤凰春未晚”等,皆清新怡人。
饮茶风俗始于唐而盛于宋。宋代饮茶作为一种“客礼”仪制,渗透到了社会各阶层。围绕该“客礼”,引发出多种风俗行为。词人创作茶词,歌妓歌以侑茶,便是一个突出的表现。茶词与其它众多的酒词、应歌词、节序词和祝寿词一样,具有社交、娱乐、抒情的功能。茶词的创作是一种词学现象,同时也成了宋代多姿多态的茶礼、茶俗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丰富了“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与内涵。
爱情词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唐宋词最主要的题材之一,毛滂自然也不例外。据统计,《东堂词》中涉及情事的词作约40首,占毛滂词作的1/5。
与同时代其他词人多描绘文人与歌妓之间的感情所不同的是,毛滂的这些爱情词多以反映夫妻感情为主。在纵情声色的封建社会,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毛滂的发妻赵英,是北宋名臣赵抃之孙女,自幼失怙,知书达礼,十八岁时由赵抃作主嫁与毛滂。她“薄铅黛,衣简文绣”,然而却盛待宾客,慈惠下人。青年时期的毛滂“性懒慢,不喜为吏,家人辈窃共笑且骂,以为痴拙人”,赵英却劝慰他说:“人生衣食裁足,正可休。君先大家,殆藏万卷,其间圣贤俱在;君虽闭门以老,终不落寞。”⑥可见小两口情投意合,夫妻生活甚为相得。《东堂词》中,有在旅途中眷恋妻子的:“短棹犹停,寸心先往。说归期、唤做的当。夕阳下地,重城无样。风露冷、高楼误伊等望。今夜孤村,月明怎向。依还是、梦回绣幌。远山想象,秋波荡漾。明夜里、与伊画著眉上。”(《殢人娇.约归期偶参差戏作寄内》)有与妻共度七夕佳节的:“短疏萦绿象床低,玉鸭度香迟。微云淡著河汉,凉过碧梧枝。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人间天上,一样风光,我与君知。”(《诉衷情.七夕》)还有众多表达对妻子美好祝愿的题为“家人生日”的祝寿词。
毛滂的爱情词不见卿卿我我,也不见香言艳语,却是一往情深,含而不露,绝无肉麻腻语。如:“寒满一衾谁共。夜沈沈、醉魂蒙松。雨呼烟唤付凄凉,又不成、那些好梦。明日烟江暝曚。扁舟系、一行螮蝀。季鹰生事水弥漫,过鲈船、再三目送。”(《夜行船.雨夜泊吴江,明日过垂虹亭》)毛滂词直接言情之处甚少,即以下面这首《生查子》来看,词人愁苦万状的哀思全凭晚春的暮色、江畔的落日、飘散的风香、凋谢的春花、乱舞的飞絮等凄迷而又具有象征意味的景物烘托出来。
春晚出山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
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在古代诗词中,夫妻之间真挚纯洁的情感往往以悼亡、惜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毛滂却让它在舟旅、节日、寿庆等日常生活中得以展现,感情温馨缠绵,情调轻松欢愉,较为完整地记录下了一位封建士人对妻子执著不渝的情感历程,显然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毛滂的夫妻情词常将其情思溶化在优美而伤感的景致中,语言雅丽清新,词情缠绵哀怨词旨含蓄幽微。在情感净化的基础上,毛滂爱情词又表现出明显的雅化、诗化倾向。这种朴实深挚的夫妻感情在词中的较多表现,有助于洗刷晚唐以来情爱词中浓腻的绮罗香泽之态与宋代俗词轻佻艳冶的作风,这不能不说是毛滂对宋词的独特贡献。
娱乐词
在宋词史上,晏殊、张先已较多地将官场的日常生活引入词中,不过晏殊词主旨在于酒阑歌余的人生感喟,张先词的着力处则在听歌看舞的场面和艺术感受。而在欧阳修、柳永那里,则已将畅怀湖山风月、歌咏都市繁华的作风带入词中,但这类作品还为数尚少,不足以决定其整体词风。就算在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苏轼词里,这种潇洒尘外的风调也只是其多彩魅力的小小一角,明显不如后来毛滂那样表现得广泛而集中。至于晁补之隐逸主题的创作,那是到了徽宗朝他罢官闲居之后,尚在毛滂潇洒词风成熟的哲宗朝之后。可见,正是从毛滂开始,士大夫文人的闲情逸趣才由附庸而蔚为大国,真正成了词体文学表现的重点,成为一种生活理念,并且达到了清超绝俗的境界。如他在《浣溪沙.泛舟》所描述的“银字笙箫小小童,梁洲吹过柳桥风,阿谁劝我玉杯空。小醉径须眠锦瑟,夜归不用照纱笼,画船帘卷月明中”,虽然词的内容涉及声色享乐之事,但词人的生活情趣在于其悠然自得的风神与脱去尘累的欢欣,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其卓尔不凡的清兴雅致,达到了化俗为雅、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效果。
《东堂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描写都市风俗民情的词作,其中一些以节序词、祝寿词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漏尽年新,饮屠苏、进柏椒酒,家人上觞祝寿一巡复一巡……中古元旦人家风情在词人笔下得到生动的再现。三、四句用拟人笔法写时令景色,著词精妙,传递出春色的动人风神和作者的欢愉感受。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元旦》导语中,将它推作“古词”名篇。
毛滂善于发掘休闲生活的丰富情趣和独特风采,善于将世俗生活诗化、雅化。他的众多节序词和祝寿词,在当时即广泛流传,且不断引起后代词人、读者的共鸣和喜爱,至今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酬答词
有人作过统计,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中以酬和赠答之类的篇章为数最多。宋人在按谱填词的前提下,探索出了和韵的形式,它与集句、隐括都是在某种限制之下进行创作的方法,因而不易写好,然其中也不乏佳作。且酬答词作为社交活动中的应用文字,和散文创作中的奏启、书简、墓志、寿辞之类有大致相似的交际作用。
毛滂在衢州、武康的时期,虽是他沉沦下僚、仕途失意时期,但却是他在艺术走向成熟的文学创作黄金时期。诸多被历代评论者先后交口称赞的佳制妙章,如词《减字木兰花.留贾耘老》、《更漏子.和孙公素泛舟观竞渡》、《南歌子.席上和李师文》、《烛影摇红.送会宗》等皆写于此时期。此时的词人,以官为隐,超然远离政治中心,公暇则召集友朋游山水咏歌以自适,在衢州、武康两地分别形成了两个以他为中心的地方文化交流圈。他们志同道合,常互相唱和,以一诗一词互相慰藉。如《南歌子?席上和衢守李师文》,便是一首酬和之作:
绿暗藏城市,清香扑酒尊。淡烟疏柳冷黄昏,零落荼蘼花片、损春痕。
润入笙萧腻,春余笑语温。更深不锁醉乡门,先遣歌声留住、欲归云。
暮春花下饮酒,清香扑鼻,雅致风流后抹有一丝淡淡的伤春愁绪。笙箫悦耳,夜深饮怀愈开。“更深”三句,发语幽默、想象奇特、笔韵飘逸不群,“醉话”中闪现出不羁的灵性追求与快活,楼思敬谓之“佳句也”。
毛滂的闲适词,标举其高雅的生活情趣,展示其闲适自得的洒脱情怀和忘怀世事,乐得逍遥自在的闲情逸致,甚或有意无意的张扬一种离经叛道的个性。其潇洒的生活作风,高雅的名士风范,为其赢得了不少后世士人的追慕。
山水词
毛滂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皆因仕途辗转往返于各地,过的是典型的宦游生活。他更多地从寄情山水、游赏宴饮中自得其乐,自我解脱。几乎每到一地,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吟咏佳作。富阳、武康、秀州(今嘉兴)等地的旅游开发区,至今犹留有他的绝妙诗词。试看以下词句:
古寺长廊清夜美,风松烟桧萧然。石栏杆外上疏帘。过云闲窈窕,斜月静婵娟。
——《临江仙.宿僧舍》
手抚归鸿,坐临烟雨帘旌润。气清天近,云日温栏楯。
——《点绛唇.月波楼重九作》
楚山照眼青无数,淮口潮生催晓渡。
——《玉楼春.至盱眙作》
此外,毛滂还留有大量吟咏山水的诗、文。其一些七言绝句,写得颇为清新,具乃词潇洒之风。
隔墙杨柳舞腰斜,傍砌鹅梨玉作花。此地风光谁管领?小诗收入长官家。
——《游翠峰寺》
故遣白云遮谷口,不教幽梦落人间。
——《昼寝石煕寺》
楼台影压浮天浪,钟鼓声随过岸风。
——《桐君山,邑人呼为小金山,桐君所庐也》
咏物词
宋代咏物词是在宋咏物诗赋和唐五代咏物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咏物词可分为承袭期、反正期、高涨期和汇合期四个阶段。承袭期注重描绘物象的外在形态,风格冶艳;反正期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朝着敦煌、盛中唐原创期咏物词的康庄大道反正、回归;高涨期更多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并在时代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家国身世之恨的新主题;汇合期,家国之恨已成为咏物词创作的社会心理基础,且注重谋篇布局、造语运典、依律合韵之法,日益雅化、诗化。毛滂生于北宋末期,《东堂词》中的咏物词应归属于高涨期,大多借物抒怀、托物言志之作。
毛滂的咏物词作颇多,尤喜咏梅、月这类高雅脱俗之物,是年轻词人追求高洁品格的轨迹。
宋人爱梅,并以其“雅”作为生活和审美情趣,进而发展为理想人格的象征,故而多咏梅之词。据统计《全宋词》中题为梅词者达880余首,且多为南宋词人,如赵长卿、姜夔等,而北宋,则以毛滂为最,达11首。如他的《惜分飞.秀亭观梅》:“相见江南情不少,尔许多时,怪得无消耗。淡日暖云色引到,阑干寂寞怜春小。宫面可忺匀画了,粉瘦酥寒,一段天真好。唤起玉儿娇睡觉,半山残月南枝小”,写得颇有情趣;再如“月样婵娟雪样清,索强先占百花春”写出了梅花的冰清玉洁;而“庚岭殷勤通远信,梅家潇洒有仙风,晚香都在玉杯中”,写出了梅花的馨香与潇洒;“映竹幽妍,临池娟靓”、“烟柳暖惺忪,雪尽梅清瘦”则写出了梅花之幽丽、挺拔……这些咏梅词写得形神具现,给人以美感,令人陶醉!
毛滂的月词也别具新意,如“不须直待素团团,恰似那人眉样、秀弯环”(《南歌子.东堂小酌赋秋月》),写得清幽静朗;“碧树阴圆,绿阶露满,金波潋滟堆瑶盏”、“随人全不似婵娟,桂花影里年年见”(《踏莎行.中秋玩月》),“此老南楼,风流可想,殷勤冰彩随人上”(《七娘子.和贺方回登月波楼》)则寂静淡雅。
词人通过对梅、月的描写,不仅表达了词人摆脱世事、俯仰自乐、潇洒大方追求淡泊的情怀,同时也象征了词人超拔绝尘、傲然独立、从容自如的品格。
另外,词人也写了不少歌咏牡丹、雪、樱花、杨花等的词作,同样脍炙人口。如《蓦山溪.杨花》:
雪空毡径,扑扑怜飞絮。柔弱不胜春,任东风、吹来吹去。墙阴苑外,一片落谁家?叶依依、烟郁郁,依旧如张绪。 那人拈得,吹向钗头住。不定却飞扬,满眼前、搅人情愫。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隔斜阳,点芳草,断送青春暮。
从中既可看到柳永层层铺叙的手法,又可见苏轼《水龙吟.次章质夫杨花词》的痕迹,婉丽清隽,情韵特胜。
毛滂喜茶爱茶,且热衷于茶道。后人论及茶诗茶词,几必提毛滂。他的几首茶词,如“谁作素涛翻玉手,小团龙”、“一杯菊叶小云团,满眼萧萧松竹晚”、“小云今夜伴牢愁,好在凤凰春未晚”等,皆清新怡人。
饮茶风俗始于唐而盛于宋。宋代饮茶作为一种“客礼”仪制,渗透到了社会各阶层。围绕该“客礼”,引发出多种风俗行为。词人创作茶词,歌妓歌以侑茶,便是一个突出的表现。茶词与其它众多的酒词、应歌词、节序词和祝寿词一样,具有社交、娱乐、抒情的功能。茶词的创作是一种词学现象,同时也成了宋代多姿多态的茶礼、茶俗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丰富了“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与内涵。
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同时感谢原作者为此所作的付出。
mip-stats-baidu 古诗文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