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首页 对联 成语 文言文 辞赋

刘墉民间传说

作者:佚名

“刘罗锅”赋诗称赞古祝阿绣球灯舞
  与纪昀、和珅并称为乾隆朝三大中堂的刘墉,是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聪明绝顶,家喻户晓。事实上,清朝并无宰相一职,刘墉官位最高至体仁阁大学士。而他是否真的是个罗锅,也无确凿的史据可考,但他刚正不阿的清官形象却在民间深入人心。
  在齐河县,人们至今仍能准确地说出,刘墉的姥姥家位于齐河县城(老城)马家大院,就在距绣球灯舞的发源地齐河县祝阿镇官庄村不到十里的地方。传说有一年春节过后,刘墉来到马家大院姥姥家省亲,正月十五晚上,马家人邀请与马家有表亲关系的绣球灯舞队会首宋武烈,来到家中做表演。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大清官来到乡里,观看绣球灯舞的演出,宋武烈感到非常荣耀。乡人的表演中,当摆出“天下一品”、“天下太平”的字样时,刘墉十分喜悦,即兴赋诗一首:“故里乡人稠,烛灯似龙游。祝阿独一秀,官册村史留。”
  这段老艺人口口相传的乡间佳话是否真实,如今已无据可考。据史料记载,刘墉生于1719年,卒于1804年,而宋武烈用绣球灯队形摆字应发生在1793年之后,也就是说,刘墉看到绣球灯阵时,至少已经74岁了。年迈的刘墉还有体力千里迢迢来到齐河省亲吗?据史料的准确记载,1797年时,78岁的刘墉确实来过山东,当年他刚刚被授为体仁阁大学士,奉嘉庆旨偕同尚书庆桂到山东办案,并察看黄河决口的情况。察看黄河之后,他上疏请求于秋后在决口处“堵筑”,下游“宽浚”,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是刘墉暮年体察民情的又一政绩。
  传说有一年的秋天,乾隆皇帝带着一帮子人到居庸关一带去行围射猎。随行人员除了亲王、驸马外,还有大学士刘墉
  早晨路过清河的时候,但见河水缓缓地流着,水清见底,河底里的小石头子一粒一粒的看得清清楚楚。刘墉一边看着河水,一边想着主意。
  到沙河的时候,天快晌午,大队人马就在沙河岸上扎营休息。这沙河是清河与榆河会合后的河流,水势比清河湍急多了。就在御膳房的太监在河旁摆上琼浆玉液、熊掌、燕窝,准备用膳的时候,刘墉连忙上前跪奏道:“臣有一事不明,特向万岁求教。”乾隆正要用膳,随口说道:“有话请讲,何必行此君臣大礼?”刘墉站起来,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扔到河里。噗嗵,石头掉进了河底,只溅起一点小小的水花儿。
  “陛下,您看这水有多深?”刘墉问。
  乾隆摸了摸胡子,心里说:你个刘罗锅,这么点事你还想难我呀!就说:“一丈五,差不离。”
  “那清河呢?”刘墉又问。
  “清河吗?”乾隆又摸了摸胡子,“丈把深吧!”
  “这么说,是清河深呢还是沙河深?”
  “当然沙河深。”
  “真的?”
  “当然是真的!”乾隆想:你刘罗锅鬼主意多,想糊弄我?我不上你的当。他捻着胡须,洋洋得意地靠在御椅上。
  刘墉看了看正在兴头上的乾隆,转身叫过一个太监说:“你快回城传圣旨:杀和珅!”
  “这……这……”太监吓了一跳,“这陛下让杀吗?”
  “你刚才没听陛下说‘杀和珅’吗?你只管去好了,有事我担当。”
  那太监平日里也看不惯和珅对乾隆吹牛拍马,对下边的人奸诈刁恶那一套。反正万岁爷有话,这是大家都听见了的,管它是真是假?再说,真要有事,还有刘墉顶着呢!便说了声:“遵旨!”便跨马奔了京城。
  那天,乾隆玩得还挺痛快,獐子、野鸡什么的,打得也不老少。第二天,高高兴兴地回到城里,刚进宫就有太监来禀报说:“和珅已伏法。”
  乾隆一听,立刻拍桌子瞪眼地大叫:“这,这是谁叫杀的?”
  “是,是刘墉传——”太监一句话还没说完,刘墉就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
  “你,你为什么叫杀和珅?”乾隆怒冲冲地奔到刘墉面前。
  “陛下息怒。您怎么那么健忘?杀和珅是您昨儿个去打猎时说的呀!我还钉问了一句:‘是真的吗?’你说:‘是真的!’”刘墉不慌不忙。
  “我,我——”乾隆气得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心里狠狠地骂着:“好你个刘罗锅呀,原来你装傻充愣是在这儿等着我。我算上了你的大当了!”但他也不敢对刘墉怎么着。一是不管怎么说,自己说过这样的话;二是他还真离不开刘罗锅,没有刘罗锅他就玩不转了。
  刘墉呢,心里暗自高兴,因为他到底替朝廷、替百姓除了这一大害。(此为民间轶事小段。和珅于嘉庆四年被嘉庆皇帝赐死)

刘罗锅逸事
  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有关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当代的影视剧作家也很了解民众这种渴盼清官的心理,于是,刘墉成了清代大臣中“上镜率”最高的大臣之一(其他两位是和珅和纪晓岚)。在剧作家的安排下,他和大贪官和珅成了死对头和欢喜冤家,和珅在他面前总是显得笨手笨脚,经常弄巧成拙,想算计人反遭算计。乾隆皇帝对他又爱又恨、又有点无可奈何。这个人物寄托了中国老百姓太多的理想和愿望,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正义的化身,甚至连他的罗锅儿也让人不惟不觉其丑陋,反成为他的标志性特征。其实,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从形象到事迹有许多地方源自剧作家的想像。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清代的取士、选官标准。
  在封建社会,选官向来是以“身、言、书、判”作为首要条件的。所谓身,即形体,需要五官端正,仪表堂堂,否则难立官威。所谓言,即口齿清楚,语言明晰,否则有碍治事。所谓书,即字要写得工整漂亮,利于上级看他的书面报告。所谓判,即思维敏捷,审判明断,不然便会误事害人。
  在这四条标准之中,“身”居首位,是最重要的。因为观瞻所系,不能不特别强调。
  刘墉系科甲出身,必在“身言书判”四方面合格,方可顺利过关。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刘墉不会是“罗锅儿”。姜纬堂先生早在1996年时,就曾在《北京晚报》上专门撰文《刘墉绰号“罗锅”考》,指出过这一点。
  还有一个旁证,可以从侧面说明一定的问题。按照当时制度,举人应会试三科不中者,还可以应“大挑”一科。这一科不考文章,只论相貌,标准是“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八个字,以字形喻体形、相貌。“同”指长方脸,“田”指四方脸,“贯”指人的头大而身体直长,“日”指身体端直而高矮肥瘦适中。以上这四个字是好字,符合者有中选的可能;“身”指身体不正,“甲”指头大身子小,“气”指一肩高耸,“由”指头小身子大。这四个字是不好的字,沾上一个就会落选。可见,清代选官很重视被选者的相貌,所以,刘墉即使算不上仪表堂堂,总也不至于体有残疾。
  当然,“刘罗锅”的称号,也事出有因。史书上记载,嘉庆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可见他确实有些驼背。不过,刘墉当时已经年届80岁,难免会驼背弯腰,这就很可以理解了。如果以此认定刘墉年轻时即为“罗锅”,那就不准确了。
  可见,从形象言之,历史上的刘墉与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中的刘墉并不一致。那么,从为官行事的角度看,历史上的刘墉并不是像剧作家描写的那样清廉干练,不畏权势,并不是真的能将大贪官和珅戏弄于股掌之中,并不是在乾隆皇帝面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事实上,真正与和珅斗争的是钱沣。

“刘罗锅”赋诗称赞古祝阿绣球灯舞
  与纪昀、和珅并称为乾隆朝三大中堂的刘墉,是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聪明绝顶,家喻户晓。事实上,清朝并无宰相一职,刘墉官位最高至体仁阁大学士。而他是否真的是个罗锅,也无确凿的史据可考,但他刚正不阿的清官形象却在民间深入人心。
  在齐河县,人们至今仍能准确地说出,刘墉的姥姥家位于齐河县城(老城)马家大院,就在距绣球灯舞的发源地齐河县祝阿镇官庄村不到十里的地方。传说有一年春节过后,刘墉来到马家大院姥姥家省亲,正月十五晚上,马家人邀请与马家有表亲关系的绣球灯舞队会首宋武烈,来到家中做表演。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大清官来到乡里,观看绣球灯舞的演出,宋武烈感到非常荣耀。乡人的表演中,当摆出“天下一品”、“天下太平”的字样时,刘墉十分喜悦,即兴赋诗一首:“故里乡人稠,烛灯似龙游。祝阿独一秀,官册村史留。”
  这段老艺人口口相传的乡间佳话是否真实,如今已无据可考。据史料记载,刘墉生于1719年,卒于1804年,而宋武烈用绣球灯队形摆字应发生在1793年之后,也就是说,刘墉看到绣球灯阵时,至少已经74岁了。年迈的刘墉还有体力千里迢迢来到齐河省亲吗?据史料的准确记载,1797年时,78岁的刘墉确实来过山东,当年他刚刚被授为体仁阁大学士,奉嘉庆旨偕同尚书庆桂到山东办案,并察看黄河决口的情况。察看黄河之后,他上疏请求于秋后在决口处“堵筑”,下游“宽浚”,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是刘墉暮年体察民情的又一政绩。
  传说有一年的秋天,乾隆皇帝带着一帮子人到居庸关一带去行围射猎。随行人员除了亲王、驸马外,还有大学士刘墉
  早晨路过清河的时候,但见河水缓缓地流着,水清见底,河底里的小石头子一粒一粒的看得清清楚楚。刘墉一边看着河水,一边想着主意。
  到沙河的时候,天快晌午,大队人马就在沙河岸上扎营休息。这沙河是清河与榆河会合后的河流,水势比清河湍急多了。就在御膳房的太监在河旁摆上琼浆玉液、熊掌、燕窝,准备用膳的时候,刘墉连忙上前跪奏道:“臣有一事不明,特向万岁求教。”乾隆正要用膳,随口说道:“有话请讲,何必行此君臣大礼?”刘墉站起来,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扔到河里。噗嗵,石头掉进了河底,只溅起一点小小的水花儿。
  “陛下,您看这水有多深?”刘墉问。
  乾隆摸了摸胡子,心里说:你个刘罗锅,这么点事你还想难我呀!就说:“一丈五,差不离。”
  “那清河呢?”刘墉又问。
  “清河吗?”乾隆又摸了摸胡子,“丈把深吧!”
  “这么说,是清河深呢还是沙河深?”
  “当然沙河深。”
  “真的?”
  “当然是真的!”乾隆想:你刘罗锅鬼主意多,想糊弄我?我不上你的当。他捻着胡须,洋洋得意地靠在御椅上。
  刘墉看了看正在兴头上的乾隆,转身叫过一个太监说:“你快回城传圣旨:杀和珅!”
  “这……这……”太监吓了一跳,“这陛下让杀吗?”
  “你刚才没听陛下说‘杀和珅’吗?你只管去好了,有事我担当。”
  那太监平日里也看不惯和珅对乾隆吹牛拍马,对下边的人奸诈刁恶那一套。反正万岁爷有话,这是大家都听见了的,管它是真是假?再说,真要有事,还有刘墉顶着呢!便说了声:“遵旨!”便跨马奔了京城。
  那天,乾隆玩得还挺痛快,獐子、野鸡什么的,打得也不老少。第二天,高高兴兴地回到城里,刚进宫就有太监来禀报说:“和珅已伏法。”
  乾隆一听,立刻拍桌子瞪眼地大叫:“这,这是谁叫杀的?”
  “是,是刘墉传——”太监一句话还没说完,刘墉就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
  “你,你为什么叫杀和珅?”乾隆怒冲冲地奔到刘墉面前。
  “陛下息怒。您怎么那么健忘?杀和珅是您昨儿个去打猎时说的呀!我还钉问了一句:‘是真的吗?’你说:‘是真的!’”刘墉不慌不忙。
  “我,我——”乾隆气得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心里狠狠地骂着:“好你个刘罗锅呀,原来你装傻充愣是在这儿等着我。我算上了你的大当了!”但他也不敢对刘墉怎么着。一是不管怎么说,自己说过这样的话;二是他还真离不开刘罗锅,没有刘罗锅他就玩不转了。
  刘墉呢,心里暗自高兴,因为他到底替朝廷、替百姓除了这一大害。(此为民间轶事小段。和珅于嘉庆四年被嘉庆皇帝赐死)

刘罗锅逸事
  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有关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当代的影视剧作家也很了解民众这种渴盼清官的心理,于是,刘墉成了清代大臣中“上镜率”最高的大臣之一(其他两位是和珅和纪晓岚)。在剧作家的安排下,他和大贪官和珅成了死对头和欢喜冤家,和珅在他面前总是显得笨手笨脚,经常弄巧成拙,想算计人反遭算计。乾隆皇帝对他又爱又恨、又有点无可奈何。这个人物寄托了中国老百姓太多的理想和愿望,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正义的化身,甚至连他的罗锅儿也让人不惟不觉其丑陋,反成为他的标志性特征。其实,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从形象到事迹有许多地方源自剧作家的想像。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清代的取士、选官标准。
  在封建社会,选官向来是以“身、言、书、判”作为首要条件的。所谓身,即形体,需要五官端正,仪表堂堂,否则难立官威。所谓言,即口齿清楚,语言明晰,否则有碍治事。所谓书,即字要写得工整漂亮,利于上级看他的书面报告。所谓判,即思维敏捷,审判明断,不然便会误事害人。
  在这四条标准之中,“身”居首位,是最重要的。因为观瞻所系,不能不特别强调。
  刘墉系科甲出身,必在“身言书判”四方面合格,方可顺利过关。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刘墉不会是“罗锅儿”。姜纬堂先生早在1996年时,就曾在《北京晚报》上专门撰文《刘墉绰号“罗锅”考》,指出过这一点。
  还有一个旁证,可以从侧面说明一定的问题。按照当时制度,举人应会试三科不中者,还可以应“大挑”一科。这一科不考文章,只论相貌,标准是“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八个字,以字形喻体形、相貌。“同”指长方脸,“田”指四方脸,“贯”指人的头大而身体直长,“日”指身体端直而高矮肥瘦适中。以上这四个字是好字,符合者有中选的可能;“身”指身体不正,“甲”指头大身子小,“气”指一肩高耸,“由”指头小身子大。这四个字是不好的字,沾上一个就会落选。可见,清代选官很重视被选者的相貌,所以,刘墉即使算不上仪表堂堂,总也不至于体有残疾。
  当然,“刘罗锅”的称号,也事出有因。史书上记载,嘉庆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可见他确实有些驼背。不过,刘墉当时已经年届80岁,难免会驼背弯腰,这就很可以理解了。如果以此认定刘墉年轻时即为“罗锅”,那就不准确了。
  可见,从形象言之,历史上的刘墉与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中的刘墉并不一致。那么,从为官行事的角度看,历史上的刘墉并不是像剧作家描写的那样清廉干练,不畏权势,并不是真的能将大贪官和珅戏弄于股掌之中,并不是在乾隆皇帝面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事实上,真正与和珅斗争的是钱沣。

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同时感谢原作者为此所作的付出。

芳岁肇佳节,物华当仲春。乾坤既昭泰,烟景含氤氲。
德浅荷玄贶,乐成思治人。前庭列钟鼓,广殿延群臣。
八卦随舞意,五音转曲新。顾非咸池奏,庶协南风熏。
式宴礼所重,浃欢情必均。同和谅在兹,万国希可亲。
著名诗人

©古诗文网

mip-stats-baidu 古诗文鉴赏大全